3、发展历程 布朗大学大概是继承了罗德岛一贯独立的风格,它不仅仅在常春藤盟校中,就是在全美国大学中也是最“左”的一个。有人称它为“最后一个离开六十年代的常春藤”。 在六十年代中后期,布朗大学放弃了他们原有的教纲,而实施与传统教学方针大相径庭的“布朗教纲”。简而言之,学生们只需在四年内通过三十门功课,并且证明自己在文字表达上的能力,就可毕业。在布朗大学,“没有人告诉你该上什么课”,只要有兴趣,学生们可以自由地发展。 建于1771年的“大学楼”是全美仅存的建于独立战争前的七幢大学教学楼之一。 相比之下,其他长春藤盟校的规定要严格得多。耶鲁大学的学生至少要拿够36门课的学分,并在四个学术领域要各选三门课;哥伦比亚的“核心教纲” 则对学生必修科目做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其他名牌学府,或有必修课,或有课程分布规定,让学生们尽可能全面发展。布朗的少规少矩,使它赢得了至少两代本科生的热爱与忠心拥护。 布朗大学的学术强项有历史、地质、宗教、比较文学、古典文学、现代语言及英文写作。科学科目里比较热的领域包括工程和医学预科。不过,布朗的社会学、心理学和哲学仍遭到不少批评,许多人还抱怨其阵容强大的经济系太于保守落后,追不上时代的步伐。 重视本科教育布朗大学对本科生相当重视。如果布朗大学现有的学系里没有自己想要的,学生们可以自己设计跨学科的专业课程;布朗还有一些新奇少见的本科专业,如海洋生物、医学伦理、埃及文、现代文化和媒介,乃至巴西研究等等,称得上五花八门,琳琅满目;是否颁给某个教授终身职,不仅要看其学术成就,还要看其本科教学水平。 布朗大学还为学生们提供良好周到的咨询服务,这套系统把第一个学生跟一名教授、一个“同龄顾问”搭配起来。而学生宿舍的“住宅顾问”,也会在学生有需要的时候帮他一把。一位亚裔学生说:“我有一个亚裔顾问,一个女性同龄顾问,一个住宅顾问,一个少数族裔顾问及一个住在我宿舍同楼层的顾问组长。” 清贫而有朝气跟其 历时12年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布朗的学生们对布朗的大学教育经历相当满意。大部分人相信布朗生涯给他的未来做了最好的准备,认为“布朗教纲”、布朗的学术自由和教育哲学非常优秀。更多的布朗人甚至说,如果有选择的话,愿意再上布朗读一次大学,而92%的人将鼓动自己的孩子读布朗。 4、教学方针 综述 布朗大学是常春藤盟校中最有性格、最会创新、最为开放也极受学生欢迎的大学。 最令该校学生们窃喜的是:不及格的成绩不会在成绩单上露脸,一个学期只需上四门课(这是所有常春藤盟校中要求课程最少的)。布朗大学的这种规定(确切地说是“无规定”),使它赢得了至少两代本科生的热爱与忠诚,但却招来了不少教育界同行怀疑的目光。 在布朗大学,不会有人告诉你该上什么课或怎样做;布朗教纲只要求学生在毕业前至少在30门课中拿高于C的成绩,并且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就可以毕业。布朗的学生们没有必修课,成绩等级没有加减号,不及格的成绩也不会在成绩单上露脸,一个学期只需上四门课。 优秀学生 布朗大学注意提前到各个高中物色合适人选,许多获得全美优秀学生奖或SAT优异、高中成绩占本校前十名者都在网罗之列。不过,学习成绩并非录取的惟一因素。学生是否具有独立精神及能否适应大学紧张而有压力的一年级生活也是考虑的重要因素。此外,高中老师的推荐信、课外活动表现、体艺特长、学生的个人陈述等也是重要的录取依据。布朗还委托各地校友对申请人进行面试。依据上述标准,录取小组集体讨论,优中选优。布朗大学报名者中,一般只有十分之一如愿以偿。2002年,14600人申请,仅1420人被录取。学生来源甚广,全美50个州应有尽有,外国留学生大致占10%。 自由课程 布朗大学所有课程,均让学生自主选择,这在全美正规大学中是绝无仅有的。这一制度从建校之初沿袭至今。据本科生院阿姆斯壮(Paul B. )院长介绍:“布朗大学让学生自主选课,旨在培养他们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尽快获得自己做出判断和决定的能力”。学生入学后,学校对之无课程方面的硬性要求,只是公布课程目录、简介,讲明选课办法。学校给学生两周的试听“认购期”( )。试听后,在自由选修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步形成或明晰自己的兴趣,并于第二学年末,从学校提供的90多个专业方向()中,确立自己的专业方向。一俟专业方向确定,学生需要学习、掌握相关课程,一般有8至18门必修课。为奠立学生宽广的知识基础,布朗只授予本科毕业生文科学士或理科学士。若学生愿学习五年,达到相应要求,可拿文、理两个学士学位。 师生比低 布朗大学的师生比大致为1:8。教师不仅注意传授知识,更重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学校推行导师制,现有200名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教师受聘为本科生“导师”或“顾问”。导师希望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帮助排忧解难,教书育人。在指导本科生选课时,导师注意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提出指导意见。例如,导师会问“你的兴趣何在”,“如何看待科学课程”,“怎样认识人文课程”,或建议“你既然对工程感兴趣,就选点音乐、美术课吧”。导师通常让学生知道,通识教育包含广阔的课程领域,布朗大学虽未设立的核心课程,现代大学生也应予以了解。包括西方思想史,科学传统,美国文化,外国语言文化,文学和创造艺术,保健和生命科学,数学、语言学和哲学的应用,价值观和社会责任。 学生为本 布朗大学提倡“以学生为本的科研”(- )。每个学生依据个人兴趣,提出研究计划,并通过动手试验、查阅资料、实地考察或反复讨论等环节,完成既定计划。在科研过程中,导师耐心指导,同学密切协作,学生的团队精神、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 |